目前,《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,其中最受关注的“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”,正悄然重塑校园生活。
早晨7点,上海市古美学校大操场上已是热闹非凡,学生们或在老师带领下慢跑前行,或在一旁练习长绳、足球、飞盘等项目。目前,学校参与晨跑的人数已占全校总人数的一半,学生们的肥胖率和近视率也有显著下降。
11点,康城实验学校的体育课堂上,体育教练孙朗卿正在为孩子们上一堂足球普及课。“除了一周两次面向全体学生的足球普及课,我们的课后服务也加入了足球元素。”目前学校共有9支校级男子足球梯队和1支女子足球队,在课后服务时段接受专门的训练。
放学后,吴泾实验小学的小张同学收到了老师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体育作业:小步跑15秒/3组,高抬腿10秒/3组,爬楼梯6层/1组,1分钟定脚跳/2组,亲子游戏猜拳移步5分钟。“这样的作业一开始让我感觉有些累,但越坚持越轻松,也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,体测各项数据也更好了。”小张说。
如何让“综合体育时间不低于2小时”?答案已经呼之欲出,那便是让“运动”全程贯穿于孩子们的课表。康城实验学校副校长柯祥表示“下一步我们考虑将小课间时间延长到15分钟,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跑、去跳、去运动。”
“孩子的运动时间非常有必要得到延长和保障。”学生家长何女士表示,要做到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,一定要把 体育课、大课间、课后活动还有放学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,让孩子们动起来,玩得开心,也锻炼到位。然而,部分家长也持有相反的态度,提出了学生体育运动时间过长会占用学习时间的看法。
在初高中体育教研员王叶妹看来,学校在规划校内时间、分段落实“每天2小时”的前提下,也需要及时转变师生及家长的观念,或可以将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向家长公开,接受监督。
在王叶妹看来,随着政策推行,除了家长观念转变,学校层面的课程设计、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都要及时优化。
校内场地不足,那就租借校外体育场地,校内师资薄弱,那就从校外引进高水平教练。据介绍,康城实验学校先后与15家社会体育机构达成合作,开设羽毛球、武术、射艺、围棋等项目;同时,通过外聘高水平体育教练,形成田径类、球类、棋类、体育舞蹈类等25个训练队,构建起以足球和篮球为主体、小型体育和军事体育为两翼的校园体育格局, 让有兴趣、有天赋的孩子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。
下一步,闵行将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基础工作,完善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教学模式,建设多元体育赛事平台,发布全区中小学生体育年度赛事历,升级学生体育设施配置与供给,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,使“健康的孩子·闵行的未来”成为社会共识和实际行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万向钱潮:万向一二三已围绕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构建多项专利储备 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
“美国国运股”Palantir,怎么靠AI Agent大涨3000亿美元?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外卖小哥极力推荐REDMI K80至尊版:全程开GPS 从7点半用到下午4点
苹果发布iPhone/iPad/Mac全新壁纸,庆祝大阪Apple Store新店开张